歡迎來到北京晟皓知識產權!
微信公眾二維碼
免費服務熱線: 4009155502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新聞中心
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 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 發布時間:2024-08-14

 

邢慧娜(欒海軍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繼續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先生,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先生,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先生。

  現在,先請申長雨先生介紹情況。

  2024-07-29 10:00:06

申長雨(徐想 攝)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 申長雨:

  謝謝主持人。借這個機會感謝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這些年來對我們知識產權工作一直以來給予的關心、重視和支持。

  知識產權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知識產權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工作頂層設計,深化知識產權領域各項改革,引領知識產權事業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系列標志性成果,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知識產權領域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

  一是創造方面,不斷涌現出更多高價值知識產權。截至今年6月,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42.5萬件,權利人為企業的發明專利占比提升到72.8%,企業創新更加活躍。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9件,提前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預期目標。國內有效注冊商標量達4590.9萬件,再創新高。

  二是運用方面,知識產權有效賦能經濟創新發展。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今年上半年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次數同比增長22.2%,一批高價值專利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業場景中加速落地。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5.3萬億元,占GDP比重增至12.7%。今年1—5月,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達1800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出口額同比增長17.7%,高于進口額增速4.7個百分點。

  三是保護方面,知識產權保護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面實施新修訂的《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修改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發布《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規定》,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深入推進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構建,在全國17個省市開展試點,便利數據要素流通利用。扎實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高標準推進25個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累計批復建設115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升至82.04分,連創新高。

  四是服務方面,全面提升便民利企水平。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編制出臺《知識產權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推動72項知識產權政務服務同標準辦理。開放60種知識產權基礎數據,實現“應開放盡開放”。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5.7個月,審查準確率達到94.2%,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審查合格率保持在97.7%,均達到相同審查制度下的國際先進水平。

  五是國際合作方面,積極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成功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和版權方面的《馬拉喀什條約》,推動締結了《產權組織知識產權、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條約》。持續深化中美歐日韓、金磚國家、中日韓、中蒙俄、中國—中亞、中國—東盟、中歐等機制性交流。中國申請人PCT國際專利、海牙體系外觀設計、馬德里國際商標申請,這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三大業務體系中的申請量穩居世界前列。截至今年6月,國外在華有效發明專利和有效注冊商標量分別達到91.9萬件和213.5萬件,保持穩定增長。此外,我們還實現了244個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完成第二批350個產品清單公示,有力密切了中歐經貿關系。

  當前,我國正處在由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的關鍵時期。剛剛勝利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明確要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我們將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持續提升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在激勵全面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優化營商環境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知識產權的更大貢獻。

  以上就是我的介紹。接下來,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2024-07-29 10:10:25

  邢慧娜:

  現在歡迎各位媒體朋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4-07-29 10:10:48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提問(徐璇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想問一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落實中央相關部署方面,下一步有哪些具體打算?謝謝。

  2024-07-29 10:15:10

  申長雨: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部署了多項知識產權改革任務,強調要完善產權制度、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類所有制經濟產權,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等,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凸顯了知識產權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知識產權局正在深入學習領會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認真研究貫徹落實的舉措,擬重點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推動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

  首先,是要圍繞更好地激勵創新深化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要立足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要積極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國際合作全鏈條,促進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數據知識產權的綜合運用,發揮綜合效益。要聚焦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專利審查支撐,大力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創新投入與產出的良性循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其次,是要圍繞更好地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要立足更好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深度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推動完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促進制度型開放。要堅持對內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更大力度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匯集,促進更大規模利用外資,助力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要積極指導外向型企業做好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加強海外維權援助力度,切實維護我國企業海外合法權益,助力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第三,是要圍繞更好地促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深化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知識產權,堅決懲處各種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要推動知識產權與各類生產要素深度融合,充分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暢通流動。要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體制機制,堅持強化部門協同和區域協作并舉,加強頂層設計與鼓勵基層探索并重,促進知識產權與國家戰略、區域戰略、行業戰略的深度協同,實現良性互動,提供有力支撐。謝謝。

  2024-07-29 10:15:22

新京報記者提問(徐璇 攝)

  新京報記者:

  重點產業專利強鏈增效是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的一項重點任務,請問在這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有何考慮?謝謝。

  2024-07-29 10:19:18

  申長雨: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們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先生來回答。

  2024-07-29 10:19:34

王培章(徐想 攝)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 王培章:

  謝謝您的提問。重點產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場競爭激烈。圍繞重點產業的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部署要求,近期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的若干措施》,將從四個方面增強重點產業的競爭優勢、規模效益、發展環境和安全水平。

  首先,在增強重點產業競爭力方面,強化知識產權高質量供給,加快培育更多原創性、基礎性專利和高價值專利組合。建立健全專利導航工作機制,實施一批重點產業專利導航項目,發布共享導航成果。加強專利布局與標準研制協同聯動,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

  第二,在提升重點產業規模效益方面,加速專利產業化進程,綜合運用各類線上線下對接手段,實現專利供需精準匹配,推動存量專利加速轉化。充分利用各類平臺資源,實施一批重點領域專利產業化項目,探索專利開源等開放式創新和專利開放許可等知識產權運用新模式,加快培育一批專利密集型產品和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知名商標品牌。

  第三,在優化產業創新發展生態方面,積極構建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引導鼓勵龍頭企業和重點園區建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指導組建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推動知識產權聯合創造、協同運用、共同保護和集成管理。鼓勵構建重點產業專利池,制定發布工作指引,強化專利池整體布局,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第四,在保障產業安全方面,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和競爭,鼓勵產業界更多參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知識產權國際治理,健全完善海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持續發布海外知識產權相關動態信息,引導企業加強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和海外布局,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合規管理能力水平和應對風險能力。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工作協同和支撐保障,落實好具體舉措,大力推動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高效轉化、協同運用、戰略布局和風險防控,為支撐產業創新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謝謝。

  2024-07-29 10:19:53

上游新聞記者提問(徐璇 攝)

  上游新聞記者:

  去年國務院印發了“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請問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又有哪些工作計劃?謝謝。

  2024-07-29 10:22:22

  申長雨: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實施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各部門、各地方密切配合,牢牢把握專利產業化這條主線,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政策,采取多項工作舉措,切實破解專利轉化難題。

  一方面,加快對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的盤點。我們搭建了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發明專利數據平臺,幫助高校和科研機構準確掌握存量專利底數。聯合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組織重點高校、科研機構率先開展試點,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各地方按照“邊盤點、邊推廣、邊轉化”的思路,積極舉辦專利盤活現場推進、存量專利推廣對接等交流活動。截至今年6月,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已經完成85萬件存量發明專利的盤點工作,總體進度目前已經超過95%。在上述工作的推動下,今年上半年,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次數達到了2.3萬次,同比增長22.2%,存量專利轉化運用次數比較多,總體上日趨活躍。

  另一方面,有效發揮企業在專利產業化中的主力軍作用。我們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深入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目前已組織超過1.7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與,通過知識產權普惠服務和專項支持,加速知識、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向中小企業集聚,加快培育一批以專利產業化為成長路徑的樣板企業。同時,我們還充分利用“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一月一鏈”投融資對接等活動,組織開展專利轉化運用服務對接,助力中小企業對接優質投資機構和專利產業化合作項目,推動存量專利向中小企業轉化。

  下一步,我們將把工作重心從存量專利的“盤點”轉向“盤活”,集中精力在“轉”字上做文章,在“活”字上見實效,聚焦專利產業化這一工作主線,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和社會資源,全方位、深層次、多途徑推動專利轉化實施,釋放專利的市場價值,增強企業競爭力,塑造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謝謝。

  2024-07-29 10:22:33

新華社記者提問(徐璇 攝)

  新華社記者:

  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尤為重要。請問在加強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都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

  2024-07-29 10:29:49

  申長雨: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們局分管知識產權保護的胡文輝副局長來回答你。

  2024-07-29 10:30:01

胡文輝(徐想 攝)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胡文輝:

  謝謝申局長,也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是外資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明確要求“嚴格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努力為各國企業和創新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首先,在頂層設計方面,國家先后出臺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都對知識產權“同保護”作出了明確部署,強調要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同時,我們還相繼完成了商標法、專利法新一輪修改,建立了國際上最高標準的懲罰性賠償制度。

  其次,在提高保護效能方面,我們堅持做到對內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例如,我們在全國建設了115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這其中備案的外資和合資企業就超過了5000家,提供了與國內企業同樣的快速協同保護服務。我們穩妥處理涉外知識產權糾紛,及時制止侵權行為。去年以來,我們相繼妥善處理了涉及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泰國、丹麥等國家相關企業的多起知識產權糾紛,得到了外資企業的高度評價。

  第三,在解決意見訴求方面,我們建立了與外資企業的常態化溝通機制,多次召開外資企業知識產權座談會,積極聽取外資企業的意見訴求,幫助解決他們在知識產權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讓企業安心經營,敢于投資。就在這個月,我們還召開了一場外資企業知識產權座談會,邀請包括阿斯利康、拜耳、特斯拉等十多家外資企業面對面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申局長帶領我和相關司局的負責同志一同參加了這個座談會,現場解答他們遇到的問題,得到他們的贊賞。2023年,外資企業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滿意度達到了80.55分,比2022年提高了1.44分。同時,國外來華的知識產權申請量、授權量、有效量也都快速提升,截至今年6月,國外在華有效發明專利量和有效注冊商標量分別達到了91.9萬件和213.5萬件,同比分別增長了3.9%和3.8%,顯示出國外企業對中國的市場高度重視,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充滿信心。

  下一步,我局將不斷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持續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進一步完善與外資企業的溝通機制,把知識產權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有效,更有針對性,為外資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讓外資企業更好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和超大規模市場。謝謝。

  2024-07-29 10:30:17

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提問(徐璇 攝)

  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

  當前數字經濟發展迅猛,能否從知識產權層面,介紹一下我國數字經濟創新情況?在知識產權支撐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又有哪些具體考慮?謝謝。

  2024-07-29 10:33:19

  申長雨: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也是我們局規劃司司長葛樹先生來回答。

  2024-07-29 10:33:31

葛樹(徐想 攝)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 葛樹:

  謝謝您的提問。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為技術創新的熱點領域,數字經濟創新也十分活躍。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40.6萬件,占同期全社會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四成半,近五年年均增速達到21.0%。截至2023年底,共有15.5萬家國內企業擁有數字經濟相關發明專利,較上年增加3.1萬家。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創新活力更加強勁。截至2023年底,我國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37.8萬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

  在國內創新加速的同時,國外企業也在不斷強化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華的專利布局。截至2023年底,共有93個國家(地區)在華擁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有效發明專利,其中61.8%屬于數字產品制造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制度。近年來,我們立足知識產權職能,積極探索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助力數字經濟做優做大做強,取得初步成效。包括提出了構建數據知識產權制度的“四個充分”基本原則,組織圍繞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對象、保護主體、登記方式、權益內容、保護方式、運用模式等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為構建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打好理論基礎。同時在全國17個省市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頒發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超過8700件,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超過55億元。在此基礎上,我們起草了數據知識產權政策性文件,制定了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規范,設計了全國統一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加快建立全國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開發相關的信息化系統,為在國家層面開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做好必要準備。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改革部署,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更好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積極推動建立國家層面的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更好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謝謝。

  2024-07-29 10:33:42

江蘇廣播電視荔枝新聞記者提問(徐璇 攝)

  江蘇廣播電視荔枝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商標是產品開拓市場的通行證,我國的經營主體數量多、規模大,請問在服務經營主體商標申請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謝謝。

  2024-07-29 10:37:02

  申長雨:

  謝謝您的提問。商標工作是由胡文輝副局長分管的,下面請胡文輝副局長回答這個問題。

  2024-07-29 10:37:37

  胡文輝:

  謝謝申局長,也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為商標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十四五”以來,我國每年的商標申請量均超過700萬件。截至今年6月,我國國內有效注冊商標量達到4590.9萬件,平均每4個經營主體就擁有1件有效商標。為滿足經營主體多元化的商標申請需求,激發市場活力,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商標申請注冊全流程推出了多項便民利企的服務措施。

  首先,在申請方式上,我們累計在全國31個省(區、市)設立了 353個商標業務受理窗口,開展包括申請受理、變更續展、質權登記等在內的20多項商標業務,提供面對面的申請和咨詢服務。同時,我們積極推動實現商標業務全流程的電子化辦理,優化網上申請的用戶體驗,并對網上申請收費進行打折,目前商標注冊申請的網申率已經達到了99.7%。

  第二,在數據共享上,我們實現商標證書電子化,滿足電子證照在全國互通互認的應用需求。將商標信息、決定文書、注冊證明、質押登記公告等信息服務接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方便經營主體便捷查詢。同時,加強企業登記數據與商標注冊數據的共享,我們在多地試點實現了企業變更登記與商標變更申請的同步受理、協同辦理。

  第三,在審查政策上,我們加強各環節時限管理,優化審查資源配置,確保各類商標業務及時辦理。目前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對比同樣實行在先權利審查的國家,我們目前處于領先水平。

  第四,在服務發展上,我們先后針對食品、中醫藥、化妝品、農業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等方面組織審查員深入到一線開展宣講,介紹商標申請注意事項、網上申請系統操作技巧等,提升經營主體商標意識,促進企業更好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增加商標服務供給,采取更多更優的便利措施,服務經營主體商標注冊申請需求和品牌打造需要,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謝謝。

  2024-07-29 10:37:53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徐璇 攝)

  中國日報記者:

  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強調,要深化知識產權等領域的改革,支持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我的問題是,近年來在“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方面咱們都有哪些進展,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打算?謝謝。

  2024-07-29 10:41:23

  申長雨: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自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并不斷完善“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機制,先后舉辦兩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扎實推進與共建國家的合作交流,取得明顯成效。

  首先,合作伙伴不斷拓展。我們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了關于加強“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的政府間協議,設立了中國信托基金向包括共建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援助。深入推進金磚國家、中國—東盟、中國—中亞、中蒙俄、中非等小多邊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合作交流,與57個共建國家簽署協議并建立知識產權雙邊合作關系。

  第二,合作項目成果豐碩。積極推進與共建國家之間的知識產權政策溝通、人員培訓、學位教育、審查服務、保護運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累計面向共建國家舉辦培訓班50余次,培訓了1200多名共建國家知識產權官員和從業人員。開展“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學位教育項目,累計錄取230余名學員。先后派出29名專家,為共建國家知識產權能力建設提供支持。

  通過“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我國企業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中國發明專利可以在柬埔寨直接登記生效,老撾認可我國的發明專利審查結果。我國與俄羅斯、新加坡、波蘭、埃及、沙特等17個“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開展了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合作。中泰地理標志互認互保項目穩步推進。據統計,2013—2023年,我國在共建國家的專利授權年均增長20.0%,其中數字核心技術產業發明專利、綠色低碳技術發明專利增速較快,有力促進了“一帶一路”國家數字化、綠色化融合發展。

  下一步,我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于今年9月聯合中央宣傳部(國家版權局)、商務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以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會議將邀請60多個共建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來華參會。會議將以“更大規模、更高層次、更多成果、更好效果”為目標,在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版權四個領域,推動一批務實合作項目,促進“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提質升級,更好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謝謝。

  2024-07-29 10:41:33

<span style="margin: 0px auto; color: rgb(51, 51, 51);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family:
   
X 商標查詢
*姓名:
*聯系電話:
*商標名稱:
*所屬行業:
QQ/微信:
地址: